全球金融市场上周在经历剧烈震荡后,本周又迎来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上证指数周一收于3210点,刷新8年来单日跌幅记录。美国股市受亚洲股市影响,周一美股三大股指均重挫逾3.5%,道指暴跌588点创18个月新低,标普500指数跌近4%,跌破1900点关口。欧洲股市周一收盘下跌5.35%。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跌5.3%,报342.01点,创下2008年1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全球市场新一轮金融危机似乎正在酝酿当中。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张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全球市场的大动荡并非金融危机重返而是金融震荡重返。主要震源在于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场震荡中,大宗商品出口国最为脆弱。
全球震荡加剧而非金融危机重返
张明认为,美国和欧洲再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比较健康,欧洲还没有走出危机,新兴市场个别国家可能比较危险,比如巴西、南非。
但是,全球市场经济震荡与1997年经济危机有质的不同。首先,新兴市场国家与1997年金融危机相比健康很多。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更高,经常账户逆差更小。而1997年金融危机时,震源在东南亚国家。当时东南亚国家在经常项目都是逆差,外汇储备很低,现在东南亚国家整体比较健康。东南亚国家整体比拉美国家安全。
过去一段时间,东南亚国家之一马兰西亚货币贬值很厉害,林吉特自1998年来首次跌破了1美元兑换4林吉特大关。但是张明认为,马兰西亚经常账户没有很大问题。同时货币贬值并没有对马兰西亚的宏观经济和货币市场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第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没有贬值,而是盯住美元的。但是这次汇率改革主动贬值是在纠正人民币的高估,向均衡汇率趋近。所以现在东亚国家并不会重演1997年、1998年金融危机。
张明预估,新兴市场国家并不会重演大规模的危机。但未来几年国际金融市场会经历大幅震荡。近期各类经济指数的下跌可以看作震荡加剧而不是危机重返。
中国不是震源,美国为主中国为辅
市场有观点指出,此次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中国是震源。但前一阶段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中国也未幸免。同时本币贬值压力中国同样未能幸免。
张明称,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国,经济的波动与政策变化的确会给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但是这一次全球的震荡主要还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引发了全球金融震荡,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资本严重外流,同时本币贬值压力上升。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和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进一步削弱了市场的信心。所以本次震源应该以美国为主,中国为辅。全球头两个经济大国经济形势变动肯定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
张明预计,年底美联储至少会有一次加息。美元加息以后,美国会顾虑本币汇率上升过快,对美国出口和就业有不好的影响。一次加息之后对全球经济影响不会太大。因为美联储加息对于全球市场不是意外。相反如果今年只加息一次,市场会比较失望。加息表现的比市场预期要低,反而有可能致使美元会贬值,大宗商品等价格会反弹。同时,前一阶段人民币贬值有可能推迟美联储加息的时间和加息的频率。
大宗商品出口国成为危机中最脆弱的国家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oser Antonio Campo在中国社科院“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论坛上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这一轮国际市场经济震荡主要由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中国经济放缓与新兴市场国家内部自身原因三个方面共同引发。
目前危机的风暴眼现在很难说。但放眼全球,危机中最脆弱的国家就是一些大宗商品的出口国,比如巴西、俄罗斯、南非、中欧一些出口国家以及拉美等国家。
记者梳理发现,追踪能源、金属和农产品表现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目前已经跌至1.1%,为1999年来最低。大宗商品价格低至16年新低。纽约原油期货连续八周下跌,盘中六年来首次跌破40美元;布伦特原油自2009年3月以来首度跌破每桶45美元。布伦特原油跌破每桶45美元布伦特原油跌破每桶45美元。伦敦期铜连续七周收低,跌1.8%。
张明认为,由于上述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大宗商品价格,当大宗商品处于历史低位,“这些国家的日子比较难过。”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在过去美国QE期间有很大的资本流入,现在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的压力会很大,所以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国家。
他称,因为目前油价已经跌破每桶45美元,所以未来大宗商品再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因为需求低迷,美元升值,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可能性也不大。在未来的半年时间,大宗商品将面临低位盘整期。
谈到如何走出全球金融震荡,张明认为目前走出危机最需要国际协调。最好是美国在加息的时候提前通知好大家,让大家做好防范。
但是因为现在美国经济并没有遇到很大冲击,所以不会出现2011年全球几大央行联手化解危机的局面。美国也不会出现提供资金来协调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由于美国经济健康,现在国际协调很难。各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做应对不利冲击的准备。同时,目前国际上的协调机制如G20的力度不够,加上美国国内政策限制美联储做出救助举动,所以短期内看不到太多国际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