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行动作频频,2月降准、3月降息、4月第二次降准,5月第二次降息。
央行连连挥动货币政策大手的背后,是实体经济持续下滑带来的压力。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1.5%,连续3个月处于“1时代”。与此同时,当月PPI同比下降4.6%,也印证了当前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
汇丰中国4月份制造业PMI的数值也低于此前预估,这也增加了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的苗头。因此,在央行本次降息的答记者问上,央行表示,央行表示,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连续的降准降息释放出来的资金并未如愿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大量进入股市。前不久举行的一场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直言,“降准降息”也许在改变预期方面能起一点儿作用,对实体经济的扶持作用或者刺激作用不会太强,“资金能到实体行业里面去吗?现在行业已经是很严重过剩了,那个钱会朝那投吗?不会的。大部分到了股市,央行一说什么新的政策,要放松一点股市一下就起来了”。
增量资金的涌入,对于A股而言亦不能称之为“利好”。华东某券商一位分析师对腾讯财经表示,本次降息会对某些板块带来利好,但不能改变整个大盘目前的情况,“一段时间内,大盘仍会以震荡调整为主”。这位分析师说道,针对央行的降准和降息行为,过于频繁,在信心层面市场已经有所疲软;其次,本轮牛市从2014年下半年启动以来,目前A股部分个股估值以及市盈率过高,“基本面已经无法撑起如此的股价”,因此市场还处于估值调整期。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亦表示,市场对本次降息的反应相较于前几次会更加平淡。洪灏称,随着央行的频繁动作,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已经偏弱化,货币政策对市场影响呈边际递减之势。
经济学家滕泰的观点基本相同,他表示,持续降息从趋势上会长期利好股市,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单次降息对股市短期涨跌是不确定的。
就个股而言,南方基金杨德龙对腾讯财经表示,降息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一些利率敏感型行业,如房地产、汽车、基建、一般工业等,提高这些行业盈利能力。
不过,对于银行板块而言,本次降息则可以称为“不利消息”。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分析,这次虽然是降息,但是同时也把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扩大到了1.5倍,市场存款的利率应该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利率提高但是贷款利率下降的话,银行息差收缩,银行作为大的权重板块,其实是不利消息。